这篇是给大家的免费小福利哦~ 其实我还有好多精心打磨的优质内容藏在订阅区呢,内容更丰富也更深入哟!要是觉得这篇还不错、对我的创作感兴趣,就点点关注、订个阅吧~超期待在订阅区和大家碰面呀!
01
天还没亮,晨雾笼罩着江城南湖公园,空气里带着湿润的草香。
孙大爷,七十五岁,退休前是铁路局的电气工程师,习惯每天五点半准时来到公园的一片竹林边,练一套陈氏太极拳。
这片竹林空地,是他十几年来的心头好,地面平整,竹影摇曳,晨风清凉,让他每次打完太极都觉得神清气爽。
可最近半年,这份宁静被彻底打破。
一队由赵大妈领头的广场舞团,像潮水一样涌进了公园,霸占了他的“专属”空地。
她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运动服,带着便携式大音箱,播放着震耳欲聋的流行舞曲,节奏快得让竹叶都在抖。
孙大爷起初没在意,以为她们只是偶尔来凑热闹。
可没过几天,赵大妈的队伍就像滚雪球一样,越聚越多,音箱的音量也越来越大。
她们不仅占了竹林空地,还把彩旗和折叠椅摆满,连孙大爷练太极的角落都被挤得无处下脚。
更让孙大爷心寒的是,赵大妈和她的队员们对他毫不客气。
“你这老头,慢吞吞地在这儿晃什么?挡着我们跳舞了!”赵大妈叉着腰,嗓门大得半个公园都能听见。
孙大爷皱着眉,尽量平和地说:“赵大妈,这公园是大家的,能不能把音量调小点?我在这儿练太极好多年了。”
“练太极?那玩意儿有什么用!我们跳舞是锻炼身体,活力四射,你那老掉牙的动作,回家练去吧!”赵大妈翻了个白眼,语气里满是轻蔑。
周围的大妈们跟着哄笑,有的还故意扭着舞步,差点撞到孙大爷。
孙大爷气得手微微发抖,但他没发作,只是默默退到竹林边,找了个偏僻的角落继续练。
可即使隔了十几米,音箱的低音依然震得他心口发闷,根本没法静下心。
从那天起,孙大爷的清晨不再平静。
他试过早到半小时,想抢回自己的地盘。
可赵大妈像是早有准备,带着几个骨干队员,天不亮就搬着椅子守在空地上。
“哟,孙大爷,又来抢地儿?告诉你,这地方我们看上了,没你的份儿!”赵大妈冷笑着,声音尖锐得像刀子。
孙大爷无奈,只能再次退让。
但无论他换到公园哪个角落,赵大妈的音箱总能“精准”追过来,震得他头晕。
更过分的是,她们开始变本加厉地嘲讽。
“你看这老头,脸皮真厚,天天来送骂!”一个年轻些的大妈笑着说。
“就是,年纪这么大了,还不回家养老,非在这儿碍眼!”另一个大妈附和。
“老不中用的东西,赶紧滚,别在这儿丢人现眼!”赵大妈甚至直接指着孙大爷的鼻子骂。
这些话,像一记记重拳,砸在孙大爷的心上。
他七十多年的人生,从未受过这样的羞辱。
年轻时,他为铁路建设熬过无数个通宵,退休后也从不与人争执,如今却被一群晚辈如此欺辱。
他想反驳,可喉咙像被堵住,一个字也说不出。
02
孙大爷的家在南湖公园附近的一个老小区,住了三十多年。
他和老伴李阿姨相濡以沫,唯一的女儿孙晓芸在外地工作,平时靠电话联系。
自从晨练受阻,孙大爷的情绪一天比一天差。
他开始在家练太极,可客厅狭小,动作施展不开,少了清晨的清新空气,太极也失去了韵味。
李阿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老孙,别跟她们一般见识,换个公园不行吗?咱们附近还有个湖滨公园,挺安静的。”李阿姨劝道。
孙大爷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倔强。
“不是换公园的事儿,她们骂我‘老不中用’,我咽不下这口气!这公园是公共的,凭什么让她们霸占?”他语气坚定。
李阿姨叹了口气,知道丈夫的脾气。
年轻时,孙大爷是铁路局的技术能手,修过无数次突发故障,性格里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她没再劝,只是默默给他泡了杯茶,陪他坐在阳台上。
孙大爷看着窗外,公园的方向传来阵阵舞曲声,夹杂着赵大妈的高声指挥。
他握紧拳头,心里那股火越烧越旺。
他开始上网查资料,翻看了《城市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和《噪声污染防治法》。
他发现,广场舞噪音超标属于扰民行为,可实际执行却难上加难。
他试着给社区居委会打电话。
“陈主任,公园的广场舞队太吵了,还霸占场地,骂我们这些老人,您能不能管管?”孙大爷把遭遇讲了一遍。
社区主任陈姐语气为难:“孙大爷,这事儿我们知道,可广场舞队人多,都是社区居民,我们不好强管。您看能不能换个时间练?”
孙大爷失望地挂了电话。
他又联系了公园管理处,得到的答复如出一辙:“我们只能劝导,没执法权,孙大爷,您要不报警试试?”
报警?孙大爷摇摇头,这种事警察来了也只是调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他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想用自己的方式,拿回属于他的清晨。
03
一天晚上,孙大爷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一个关于“定向声波技术”的科普视频。
视频里说,这种技术能让声音精准投射到特定区域,不干扰周围环境。
孙大爷眼睛一亮。
他在铁路局工作时,负责过车站广播系统的维护,对声音传播和电子设备有一定了解。
“如果能用定向声波,把她们的嚣张话还回去……”他喃喃自语,脑子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开始疯狂查资料,从声学原理到电子元件,废寝忘食地研究。
他甚至翻出了年轻时的电路设计笔记,重新拾起当年的技术热情。
李阿姨看他每天把自己关在书房,桌上堆满电线和元件,忍不住问:“老孙,你这是折腾啥呢?”
“别问,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孙大爷神秘一笑。
他用网购的匿名账号,买了定向喇叭、功放芯片、高敏麦克风和一块小型投影仪。
这些零件被他装进一个黑色工具箱,箱子表面不起眼,内里却藏着高科技。
他设计了一个定向声波系统,能将声音精准投向广场舞队,同时录下她们的对话。
更妙的是,他想到一个绝招:把赵大妈她们的辱骂和八卦录下来,现场播放,让她们自食恶果。
为了收集证据,他开始每天假装散步,拄着拐杖在公园晃悠。
拐杖里藏着微型录音器,录下了赵大妈的嘲讽和队员们的八卦。
“……这老头真烦,天天来,活该被骂!”赵大妈的声音。
“听说隔壁老刘家儿媳妇跟人跑了,真是丢人……”一个大妈的八卦。
孙大爷回家后,把录音剪辑成短片,存进平板电脑,随时准备播放。
他还准备了一份“文明行为准则”PPT,打算用投影仪投到树上,配合录音,形成双重震慑。
孙大爷的行动并非孤军奋战。
公园里还有其他被广场舞扰民的老人,比如退休教师钱大爷和老中医周阿姨。
他们也受够了赵大妈的嚣张,主动找到孙大爷,提议一起应对。
“老孙,我们支持你!她们太离谱了,连我孙子晨跑都被吵得没法跑。”钱大爷气愤地说。
周阿姨也点头:“我有高血压,那音箱震得我头晕,咱们得想想办法。”
三人一合计,决定先收集证据。
钱大爷用手机拍下广场舞队霸占场地的视频,周阿姨记录了噪音分贝,孙大爷则负责录音。
他们还拉来了社区里的年轻人小李,一个热心的程序员。
小李帮孙大爷优化了黑箱子的控制程序,让声音投射更精准。
“孙大爷,您这设备牛啊,堪比高科技武器!”小李笑着说。
孙大爷摆摆手:“不是武器,是讲理的工具。”
与此同时,赵大妈的队伍越发嚣张。
她们以为孙大爷被“赶跑”了,更加肆无忌惮。
“现在公园多清静啊,那些老家伙都识趣了!”赵大妈得意地对队员说。
殊不知,她的话被孙大爷的录音器一字不漏地录下。
孙大爷的女儿晓芸周末回家,察觉到父亲的变化。
“爸,你最近怎么神神秘秘的?在搞啥发明?”晓芸好奇地问。
孙大爷笑了笑:“闺女,爸在给公园争取点安静,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晓芸没多问,但主动帮父亲整理资料,还联系了当地的社区报,想曝光广场舞扰民的问题。
04
清晨五点半,南湖公园笼罩在薄雾中。
赵大妈的广场舞队照旧霸占竹林空地,音箱放着震天响的舞曲。
她们今天兴致更高,赵大妈拿着话筒,喊着:“甩起来!精神点!”
就在这时,孙大爷出现了。
他穿着旧夹克,拎着一个黑色工具箱,步伐缓慢却坚定。
箱子四四方方,金属表面泛着冷光,看起来沉甸甸的。
“哟,老头又来了?这次还带个破箱子,捡垃圾呢?”赵大妈拿着话筒嘲笑。
队员们哄笑,舞步扭得更起劲。
孙大爷没理会,径直走到空地边,离音箱十米远,把箱子轻轻放下。
“咚”的一声,箱子落地,声音沉闷。
赵大妈皱眉,队员们也停下动作,好奇地盯着箱子。
孙大爷不慌不忙,掏出手帕擦了擦箱子,然后缓缓解开四个金属扣。
“咔哒、咔哒。”清脆的开锁声在雾气中回荡。
他掀开箱盖,一道蓝光从箱子里透出。
箱内是一个控制面板,嵌着平板电脑,两侧是锥形定向喇叭,还有一个微型投影仪。
赵大妈愣住了,队员们窃窃私语:“这老头搞什么?”
孙大爷启动平板电脑,投影仪在竹子上投出一行字:“南湖公园文明行为准则”。
赵大妈冷笑:“装神弄鬼,吓唬谁呢?”
孙大爷点了一下屏幕,竹子上出现新文字:“禁止在公共场所制造噪音,影响他人。”
紧接着,定向喇叭传出赵大妈的声音:“……老头,回家养老去,别在这儿碍眼!”
声音清晰,精准投向广场舞队,其他区域几乎听不到。
赵大妈脸色一变:“这……这是我的声音?!”
队员们也慌了,互相询问:“谁录的?怎么回事?”
孙大爷再点屏幕,文字变成:“禁止侮辱他人,损害他人尊严。”
喇叭里传出另一个大妈的声音:“……老不中用的东西,滚回家去!”
“还有这句!”孙大爷又点了一下,播放赵大妈的八卦:“……老陈家儿媳妇跟人跑了,真是丢人!”
大妈们彻底炸了锅,面面相觑,脸上写满惊恐。
“谁!谁偷录我们!”赵大妈气得大吼。
孙大爷平静地说:“这是在公共场所录的声音,你们自己ಸ
自己说出来的,算什么偷录?不算侵犯隐私。”
他指着箱子:“这设备只放给你们听,没影响别人。”
他点开平板,投射出一篇新闻报道:“广场舞噪音扰民引热议”。
“我已经把你们的噪音记录和辱骂录音交给了社区报。”孙大爷说。
“你们有两个选择:一是停止扰民,遵守规定;二是我把这些证据公开,让大家看看你们的行为。”
赵大妈气得发抖:“你这是威胁!”
“我只是让你们听听自己说过的话。”孙大爷淡定地回应。
大妈们慌了,开始互相埋怨。
“赵大妈,算了吧,闹大了没面子!”一个大妈说。
“我们换地方吧,别跟他硬来!”另一个劝道。
赵大妈咬牙切齿,但看到周围居民审视的目光,她泄了气。
“收东西,走!”她不甘地喊道。
大妈们慌忙收拾音箱和道具,狼狈离开。
竹林空地恢复了安静。
孙大爷合上箱子,走到空地中央,开始打太极。
阳光洒在他身上,竹影摇曳,宁静如初。
05
几天后,社区居委会终于介入。
陈主任找到孙大爷,笑着说:“老孙,你这招真高!她们现在老实多了,换了个偏僻地方跳,音量也小了。”
孙大爷点点头:“我不是想赶她们走,只希望大家互相尊重。”
赵大妈的队伍分裂了,一些队员觉得她太强势,另组了新队。
孙大爷成了社区名人,年轻人小李还帮他在网上分享了黑箱子的故事,引来一片点赞。
晓芸回家看父亲,骄傲地说:“爸,你真厉害,给我长脸了!”
孙大爷笑笑:“闺女,爸就想安安静静练个太极。”
从此,南湖公园的清晨恢复了宁静。
孙大爷每天在竹林下打太极,偶尔有老人过来聊几句,气氛融洽。
他看着远处的湖面,心中一片平静。
股票配资网平台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