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几人紧盯变一两人巡检,5G+智能产线“显神通”
一根头发丝的1/7!滑块南京造,精度航天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
走进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工艺”)的“5G+智能滑块生产线”车间,没有传统工厂机器轰鸣与人员穿梭的热闹场景,只有机械臂在灵活运转。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黄色的机械臂在4台数控加工中心间来回穿梭,稳稳抓起生产材料,精准完成无人上下料、无人装夹、取件全流程。车间屏幕上实时跳动显示着当前的生产情况,生产过程的数据在5G专网中高速传递交换,若有误差及时调整。
“这条产线以前至少要十几个人盯着,现在1—2名工人巡检就行,24小时不停工也能稳稳运转。”南京工艺副总经理曹泽云指着智能车间的大屏介绍,屏幕上跳动的生产数据、检测结果、设备状态,正是5G+智能产线“无人化”的核心支撑。
作为国内专业化滚动功能部件研发制造基地,南京工艺生产的滚珠丝杠、滚动导轨,正是高档数控机床、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部件之一。这条“5G+智能滑块生产线”,正是为导轨产品的核心部件——滑块打造的智能化生产“利器”。
据了解,该5G+智能车间目前已布局两条智能产线。每条产线由4台数控加工中心、1台机械手、1套在线检测设备及中枢控制系统构成,搭配AGV小车与立体库实现原材料自动转运。“从原材料出库到滑块粗加工完成,全程不用人工碰一下。”曹泽云说,机械手接过滑块原材料,精准送入加工中心,加工完成后再取出送检,检测设备自动检测精度后在线反馈至中枢电脑,还能自动调整误差,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
更令人惊叹的是,5G+智能产线的精度与效率。传统人工加工中,多次干预容易导致精度偏差,而5G+智能产线排除人为因素后,滑块加工精度能稳定达到0.01毫米,仅有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七分之一左右。效率提升同样显著,如今两条产线每月可生产数万个滑块,较传统产线效率大幅提高。“以前加工中心换刀片、查故障全靠人盯,现在系统会自动提示配件磨损,工人只需按时更换,省心又高效。”曹泽云补充道。
5G+智能产线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无人化与高效率,更在于为产品质量筑牢“防火墙”。南京工艺有着70余年制造底蕴,2000年以来先后导入“三合一”管理体系,推行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再到获得南京市市长质量奖、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始终将质量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而5G+智能产线的投用,进一步完善了全流程质量管控——通过机器联动与在线检测,实现滑块“一次成型、一次送检、一次合格”,配合公司“下道检上道”环环相扣的工序要求,产品质量水平有效提升,一次交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小滑块里有大乾坤。”曹泽云拿起一块加工完成的滑块介绍,南京工艺的产品看似不起眼,却在多个领域中扮演关键角色。仰望苍穹,中国航天员太空出舱的机械臂、北斗卫星的精密传动系统,都有其研发制造的部件;着眼未来,在人形机器人的“关节”传动中,这些核心零部件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该公司通过打造“5G+智能滑块生产线”,导入信息化系统和智能装取装置,制造方式和管理水平得到革命性变化,解决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产品关键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公司为半导体行业开发的微型超精级滚动导轨实现国产化;完成了滚珠丝杠及滚动导轨产品静刚度、性能、可靠性、寿命、精度保持性试验仪的研制;还有许多产品走出了国门,把出自中国的关键部件组装在国际知名企业的高端机床上。
在“5G+智能滑块生产线”车间的不远处,南京工艺的一个新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该扩产新增项目以智改数转网联为转型升级方向,全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曹泽云说:“我们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倡导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理念,通过打造智能产线、智慧工厂,做强做优做大关键核心零部件民族品牌,保障供应链体系安全自主可控,为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南京力量。”
股票配资网平台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