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往往惯于将是非功过交于后人去评说,但在辩证的思想范畴之中,对于任何一个人的评价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某个国家的缔造者,但凡是置身于历史之中,评价总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不同的变化。
以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为例,在30年前就曾有过4次对他的主要评价,并且每次都能产生全新的变化。
对其伟大功绩的肯定性
对于毛主席,首先我们十分肯定他为国家和人民所立下的功勋,这样的历史功绩是自古以来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毕竟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如此巨大地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和走向。
所以就注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对领袖产生一些固定的重要评价,正确了解和认识知识评价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毛主席以及他作为历史伟人所拥有的具体特点和建立的丰功伟绩。
在第1阶段中的评价普遍认为,毛泽东同志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和指引者,是国家和民族前进历史上的探索者,如果没有他的领导,中国人民或许还要在蒙昧之中探索许久。
毕竟对于一个政党来说,道路的正确与否,往往关系着这个政党的兴衰和成败,当然对于一个正确道路的探索,少不了牺牲和付出,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在经过许多的风险之后,才终于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之下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发展道路。
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主流的风气是以俄为师,也就是在所谓共产国际的帮助之下,完全照搬俄国的革命道路,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崇拜,又有俄国成功的例子在前,任何不同意见都被视之为对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怀疑。
所以要想在当初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改变,不仅需要顶住巨大的压力,还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的革命前景有更加超凡和卓越的看法,这一时期的毛泽东同志做到了他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创造性贡献。
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五大,是毛泽东同志力排众议,在全盘照搬俄国制度的过程之中,强调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主张,这种独立思考和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异禀天赋和能力是无人能替代的。
在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还提出了枪杆子里出这个钱的重要理论,当时的我党尚且在幼稚阶段,尤其是在北伐过程中与国民党决裂之后,面对渺茫的前景和道路的选择,只有毛泽东提出了武装斗争的发展模式,强调了掌握武器和军队的重要性。
尽管这一正确的认识,遭到了当时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反对,但却为今后的革命方向指明了道路。
早在中共三大强调党内合作的时候,毛泽东就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就是一座空房子,要想当这个空房子的主人就必须有自己的军队和武器,如果我们示弱,那么反动势力就会得寸进尺,只有握紧的枪杆子才有谈判的机会。
这些早年的探索,对于一个初步建立的政党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后来深入地方调查之后毛泽东发现,相比于苏联广大的工人群体,农民才是中国的主力军,所以呼吁将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去,这也是我党早期作出的最重要判断之一。
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共产党早年大方向的正确选择和毛泽东同志有着重要的联系,无论是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还是工作重心的转变都离不开毛泽东同志的积极探索。
尤其是在87会议召开之后,是毛泽东同志率先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落实,让我党度过了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也为中国的革命道路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批判强化与早期的反思
基于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包括后续在战争期间的正确领导,固然会引发一种强烈的个人崇拜。
当然这就会释放出一种危险的信号,因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导致这种崇拜一度凌驾于法律之上,那么领导人的想法就会转变为国家意志,而一旦这个想法并不是那么正确,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所以在建国初期,引发了社会上的十年内乱,一直到1978年这场浩劫才被逐渐平息,有了这样惨痛的经历,我们对于毛泽东同志也有了全新和辩证的评价。
动乱结束初期,部分人的思潮依然停留在大跃进和十年内乱的错误认知之中,思想上也比较偏激,所以曾一度循环否定毛泽东时代的整体贡献,甚至出现了抹黑的行为。
这种评价是以偏概全且不正确的,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对于毛泽东同志的评价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纵观党和国家的历史,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
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还专门批评了那些思想偏激的部分同志,认为有些人恶意诋毁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是完全错误的,毕竟作为一个老党员,邓小平比谁都清楚毛主席曾经为人民所作出的贡献。
历史连续性的纠正与强调
第3个评价就是基于毛主席早年的思想认知所形成的当代价值对他进行肯定。
这表明毛主席的思想和认知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因为它在几十年前所形成的认知,对于当下的中国发展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以延安时期毛泽东建立工业社会的思想为例,早在1944年5月他就明确提出“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工业的发展方向的”,这种使命和责任至今依然在延续。
另外,毛泽东还指出工业化建设需要解决好土地问题,他认为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农业始终是基础性产业,其对于全体人民和国家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而在延安时期的工业社会思想之中,毛泽东提出人才与科技需要更加重视,这一判断直接指明了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侧重点,除此之外,当时的毛泽东也提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影响,恰好印证了,后来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尝试。
毛泽东还指出,处理好工业社会建设与土地保护等相关问题是国内工业必须坚持的中长期基本原则,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对农业给予积极的支持。
而且在将来中国的人口还会不断增加,土地的保护能够解决未来几十亿人口吃饭问题,而工业则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所以土地作为农业的特殊生产资源,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来自于新时代的肯定
基于毛泽东思想所创造的当代价值,所以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一步巩固和认可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主席是民族复兴的开拓者,无论是当年道路的选择,还是生死攸关的转折,毛主席都是这艘历史大船上的舵手。
作为毛泽东思想我们需要继承,全盘否定不可取,我们需要在辩证之中将其精华继承和发扬下去,这样才能够得出更加权威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张家康.邓小平:如何评价毛泽东是个政治问题[J].党史博采(上),2024,(04):15-19.
[2]郭文亮.为历史伟人而辩:毛泽东评价“争议”论析——对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的关切和反思[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06):1-8.DOI:10.13582/j.cnki.1672-7835.2022.06.001.
[3]刘书林.百年党史与科学评价毛泽东[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06):14-20.
股票配资网平台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